“大數據+文明創建”管理閉環,臨淄區聞韶街道數字賦能城市管理
“稷下北生活區7號樓北、9號樓南存在私拉電線問題。”6月7日16時52分,進行日常巡查的淄博市臨淄區聞韶街道晏嬰社區網格員趙新霞拿出手機拍照、記錄、上傳。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她就完成了問題上報。
聞韶街道位于臨淄區主城區,在全區12個鎮、街道中,轄區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
“5.9平方公里承載著7.2萬人,不同性質的住宅區、不同業態的商業區,給社會治理提出很高要求。”聞韶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蒙說,高密度人口下如何將社會治理精細化一直是街道的探索方向。
今年以來,聞韶街道堅持和完善“大數據+網格化+精細化”治理機制,將大數據理念融入網格建設,不斷細化街道大數據平臺運營模式,為轄區115個網格全部配備移動終端,完善“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網格化管理和服務,由網格員按照“社區—網格—樓棟—家庭—居民”模式負責居民動態信息收集和上報、社情民意調查、政策宣傳、矛盾糾紛排查,做到問題上“云”,督導下“線”,整治到“邊”,以標準化助推環境大整治品質化、城市管理精細化。
以往網格員在日常巡查中發現問題后,需要手寫記錄、手動填寫工單、專人送到社區、街道。有了大數據平臺,這些工作都變得簡單而有效率。
“通過大數據平臺,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為我們節省了時間。”趙新霞坦言,數字化辦公,不僅提高了效率,也能讓網格員的工作輕松不少。
“上下聯動、云上互動。”聞韶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耿根華介紹,通過大數據平臺中,各委辦下發的任務第一時間傳達到社區。而網格員不僅可以接收任務后,還可以通過手機終端上報問題。實現了手機端、電腦端和大屏端“三端”協作,形成了“大數據+文明創建”管理閉環,打通了線上和線下,提高了社會治理效率。
目前,聞韶街道大數據智慧平臺共收錄851棟樓棟、3.5萬戶共計8萬余名居民、5300余家經營業戶、28條主次干道、3957名黨員等信息,建立“人、地、物、情、事、組織”為核心的基礎數據庫,為社區治理以及創城工作提供數據支撐,逐步完善街道社情社貌。
聞韶街道黨工委書記楊博表示,聞韶街道將以數字化推動創城工作深入開展,從常態管理著眼,從長效治理入手,不斷提高居民滿意度、獲得感。
熱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