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區朱臺鎮9個鄉村攜手走向共同富裕
6月25日,臨淄區朱臺鎮大夫店村一派繁忙景象。村里的弱電下地項目已經進入最后的攻堅階段。
“我們不僅承接了大夫店村的弱電下地項目,還負責給村里改造供水、排水系統。”工程負責人路林青介紹,此次改造共涉及9個行政村,改造結束后,村民們不僅可以喝上24小時不間斷供應的自來水,村里的電路、網絡運行也將更加穩定。
喝水自己打井、電線天上“走”、污水順著陰溝流……這些景象在過去的農村是“現象級”存在。混亂的人居環境稀釋掉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也成為農村人口流失、難以發展的重要因素。

聚焦鄉村振興要突出短板。朱臺鎮自2021年開始,就著手鄉村振興精品示范片區的頂層設計,將位于西北部的麻王、大夫、張王、魏家、羅家、東單、陳營、王營、西單共9個行政村劃入鄉村振興精品示范片區范圍。
“片區內人口富集,產業發育良好。”朱臺鎮副鎮長周咪介紹,依托區域內農業、廚具龍頭企業,2021年片區內9個中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350萬元,每村均達到10萬元,其中4個村達到100萬元以上。
如果說村集體收入是農村發展的“硬杠杠”,那么村容村貌就是“軟指標”。在大夫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路通德看來,過去各村的環境得不到根本轉變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資金和統籌規劃。“比如說,一個村要獨自完成供水、排水改造,往往顯得勢單力薄。” 路通德的話真實而無奈。

如何為鄉村振興提供持續后勁?2021年以來,朱臺鎮啟動“四項民生”工程建設。接續實施農村供水管網提升改造工程、生活污水提升改造工程和弱電下地工程;常態化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至今累計投資1800多萬元,完成了鄉村振興精品示范片區內9個中心村的供水、排水改造和弱電下地工作。
“有了上級的資金、政策支持,我們也能放下包袱,放開手腳了。”路通德介紹,大夫店村不僅積極配合“四項民生”工程建設,還自提標準,建成6處休閑游園,進一步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質。
和大夫店村一樣,陳營村也在“四項民生”工程建設中受益,不僅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村里的廚具企業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紅火。
“生活污水沒有集中收儲以前,村里夏天蚊子多、冬天道路易結冰,外來企業都不愿意來村里辦廠。”陳營村兩委成員劉慶介紹,供、排水改造工程結束后,村里環境明顯改善,外來企業越來越多。
辦好民生實事,才能贏得群眾認可。

2009年,朱臺鎮對各村整建制實施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凈化“五化”建設,為鄉村振興打下基礎;2015年,堅持一會、一品、一街、一園、一業、一廁、一新風“七位一體”建設;2017年,啟動“氣代煤”工程,已整建制改造完成;2020年,推進全域公園建設,新建精品主題游園25處……一件接著一件辦、一錘接著一錘敲,真金白銀換來的是累累碩果。今年3月,朱臺鎮“廚具小鎮 富美朱臺”鄉村振興精品示范片區入選淄博市鄉村振興精品片區名單。
下一步,臨淄區朱臺鎮將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持之以恒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人居環境,鍛造鄉村振興“磁力石”,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